【中國財經報】中國PPP市場:更透明更規范更高效
新聞鏈接:
為穩增長、促改革、調結構、惠民生的重要抓手,PPP通過引導社會資本投向,充分釋放社會資本的創新活力,形成市場主導的投資內生增長機制,將在全面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、貫徹落實國家重大戰略中持續發揮更大作用。
上海財經大學近日發布的《2020中國PPP市場透明度報告》(以下簡稱《報告》)顯示,2020年全國PPP市場透明度總指數同比提高,PPP市場信息公開工作逐步完善,為PPP市場的規范發展提供了重要保障,有力推動了財政體制機制改革。
加強PPP信息公開是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、全面深化改革、提升國家治理能力的內在要求和具體舉措,有助于推動PPP工作制度化、標準化、規范化,提高市場資源配置效率,促進實現公共利益最大化。
近年來,我國加速推進PPP項目信息和政務服務信息公開,持續提升PPP管理透明度。經過不斷地實踐探索,PPP市場目前已逐漸進入規范平穩發展階段,2021年各地密集推出PPP發展新政策,市場配置資源效率進一步提高。作為穩增長、促改革、調結構、惠民生的重要抓手,PPP通過引導社會資本投向,充分釋放社會資本的創新活力,形成市場主導的投資內生增長機制,將在全面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、貫徹落實國家重大戰略中持續發揮更大作用。
PPP信息公開透明度持續提升
信息透明度是衡量PPP市場發展質量的關鍵指標。PPP市場透明度,指的是各責任主體(主管部門、政府授權合作方、社會資本方、中介機構等)對PPP項目信息公開的程度。《報告》顯示,相比2019年,2020年中國PPP市場信息公開工作穩中有進。2020年,全國PPP市場透明度總指數為78.15,同比略有提高;省級層面的PPP市場透明度指數穩中有升,省份之間的PPP市場透明度指數差異有所擴大,其中云南、山東、河北、湖南和江蘇位列榜單前五名;多數城市PPP市場透明度指數同比有所提高。
近年來,財政部將信息公開作為規范有序推進PPP工作的重要著力點,在制度保障、平臺建設、公開內容等方面開展了大量工作。2015年,財政部建立了貫通“中央-省-市-縣”四級的全國PPP綜合信息平臺,實現了PPP項目全生命周期信息的及時披露;2020年,利用大數據、區塊鏈和人工智能等最新信息技術對信息平臺進行全面升級,確保信息真實、準確、可追溯,實現各參與方信息對稱;2021年,修訂印發《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(PPP)綜合信息平臺信息公開管理辦法》,對PPP信息錄入、信息公開內容及方式等進行了調整,進一步加強和規范PPP信息公開工作,推動PPP規范高質量發展。
“信息公開是構建新發展格局、促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手段。強化PPP信息公開,有利于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,有利于提高政府管理水平,提升經濟運行效能。最新修訂的PPP信息公開管理辦法進一步豐富公開內容、擴展責任主體、優化公開方式和時點、夯實監管措施、建立動態調整機制,將引領和保障PPP信息公開邁上新臺階。”財政部PPP中心主任焦小平表示,財政部將圍繞落實新辦法,按照各方共建共治共享原則,不斷深化細化相關工作。
上海財經大學副校長徐飛認為,PPP已經成為全面深化改革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國家治理現代化的一部分,及時、完善的信息公開是PPP項目規范化管理的基礎。上海財經大學PPP中心課題組通過編制指數的方式,已經連續4年發布中國PPP市場透明度報告,準確、客觀地反映了我國PPP市場信息公開的狀況,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反響,有力推動了PPP事業健康持續發展。
PPP市場透明度指數的提升,對吸引社會資本、推動項目落地產生了積極影響。上海財經大學公共經濟與管理學院投資系主任、PPP中心課題組相關負責人宗慶慶表示,信息公開與引資質量呈正相關關系,2017年至2020年全國PPP市場透明度總指數不斷提升,PPP信息透明度越好的城市,社會資本方出資比例越高,項目開工間隔時間也越短;而透明度越差的城市,PPP項目出現遲遲不開工的情況,后期發生違約風險的可能性也更高。
“PPP有利于用好‘看不見的手’和‘看得見的手’,形成市場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機統一、相互補充、相互協調、相互促進的格局,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。”上海財經大學公共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方芳說。
目前,我國PPP信息公開工作已取得積極成效,項目庫、機構庫、專家庫的社會影響力和認可度不斷提高,全國PPP綜合信息平臺也成為各地強化項目管理、推進項目對接、推動項目落地的重要抓手。
PPP市場更趨規范穩健
“十三五”期間,全國PPP市場由快速增長的“提量”階段過渡到規范發展的“提質”階段,成為推動公共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手段,在支持有效投資、助力“兩新一重”(新型基礎設施、新型城鎮化、交通運輸和水利建設重大工程)建設、推動綠色低碳發展、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。
全國PPP綜合信息平臺管理庫項目數據顯示,截至2021年11月底,PPP新入庫項目595個,投資額11773億元,同比下降24.9%;簽約落地項目527個,投資額12103億元,同比上升4.3%;開工建設項目478個,投資額8902億元,同比上升3.6%。
財政部相關負責人表示,PPP市場的發展已越來越成熟、穩健并富有韌性,短期內新入庫的數量有所下降是正常現象;關鍵指標有升有降,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PPP市場已逐漸進入規范平穩發展階段。
為推動PPP規范高質量發展,財政部PPP中心嚴把入庫關,強化對項目入庫信息合規性、完整性的核查,將不達標項目攔在項目庫外;各地也更加注重項目質量管理,申報入庫更加謹慎。此外,由于政府投融資渠道多元化以及部分地區PPP項目財政支出占比已接近紅線,公共服務領域項目有所分流,這都使得PPP入庫項目數量有所下降。同時,歷經7年多的實踐,我國PPP市場更加成熟,發展預期漸趨穩定、理性,越來越多在庫項目完成簽約、開工建設并進入運營期,項目落地效率持續提升。
“PPP模式是公共產品與服務的供給側改革,而改革又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,避免‘一腳油門、一腳剎車’的過山車式改革,也是高質量發展的應有之義。”上海濟邦咨詢公司董事長張燎表示,經過2014年以來的高速增長,中國迅速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基建PPP市場,自2018年開始進入追求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。從PPP項目識別到運維,項目主管部門不希望只增加項目數量和投資額,而是希望通過“小鍋精烹”,在發起行業領域、方案編制準備、采購、融資、信息公開、績效評價等項目全生命期管理的各個環節,踐行高質量發展理念。
各地持續推動PPP高質量發展
海南發布加快PPP模式高質量發展新政,廣西出臺推廣運用PPP三年行動計劃,湖北出臺PPP項目績效管理政策,江蘇下達年度省級PPP示范項目獎補資金……2021年,各地密集推出政策促進PPP高質量發展,進一步發揮PPP模式穩增長、促投資的關鍵性作用,提升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供給質量及效率。
“PPP模式已成為我國穩增長、促改革、調結構、惠民生的重要抓手。”北京大岳咨詢公司總經理金永祥表示,立足新發展階段,PPP的發展不再依靠中央政府動員,而是由地方政府根據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決定,社會資本和金融機構參與PPP也以市場規則為基礎,不再過度重視中央政府部門的“背書”。PPP在提升市場配置資源效率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,其自身發展也更規范、健康、高效。
以海南為例,結合新時期自貿港建設發展需求,海南省明確提出了PPP模式全省覆蓋的目標,并在項目儲備、聯評聯審、信息公開、財政支持、金融支持、用地支持、專項債結合、REITs結合等方面作出全面部署。政策組合拳將有效助力PPP發展。得益于2020年出臺的PPP一攬子政策,廣西2020年和2021年推出的PPP項目全國領先。
“我國經濟發展到了新階段,促進轉型升級、解決‘卡脖子’問題、提升經濟發展質量是當務之急。”西南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蔡棟梁認為,“PPP+REITs”是未來公共基礎設施領域的重要方向。這種結合為社會資本的退出提供了可靠路徑,為社會資本的投資定價提供了價格錨定工具,為理順央地財政關系、優化地方債務結構、提供可持續供給的權益資本、促進產業升級轉型打下了堅實基礎,將為“十四五”的高質量發展提供長效支持。
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七大政策,提出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、繼續做好“六穩”“六保”工作等要求。相關專家表示,這為我國PPP發展指明了方向、帶來了新機遇,PPP模式將在助力落實國家重大戰略,特別是支持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發揮更大作用,有力支撐經濟工作穩字當頭、穩中求進,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。